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

时间:2023-05-17 08:20:51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

作者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满意答案1朝花夕拾

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耗子,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他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

走过求学的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朋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

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起落落……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它描述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 ……此处隐藏259个字……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2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俺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

!生活条件好,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一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俺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颖,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俺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市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