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文件
民政工作文件昨天,深圳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关于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深圳市第一个民政事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民政工作的地位、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对加快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昨天下午,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接受记者采访,就该《意见》的有关亮点进行解读。
《意见》明确提出深圳市民政工作总体目标
刘润华表示,民政是***之基。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直接涉及民政工作的内容就有20多处,几乎涵盖了民政工作的所有业务,这充分说明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近年来,深圳市民政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民政工作涉及20多项工作职能,各项业务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对民政工作一次系统的梳理,明确提出了深圳市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健全民政工作体制和运作机制,提升民政公共政策、综合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动员等能力,实现民政工作由单一的社会稳定机制向社会稳定机制与社会***机制相结合的转变,民政业务由单项推进向整合互动、综合协调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得民政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层次也更高。
尤为指出的是,《意见》提出,把“为民解困”的各项民政工作和平安社区建设纳入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这必将极大促进民政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 ……此处隐藏478个字……》同时指出,在大力推进居委会直接选举,探索建立在居住证基础之上的、吸纳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社区自治的新途径。
刘润华表示,深圳是一个以非户籍人员为主体的城市。明年,深圳市就将进行社区换届选举,给予非户籍常住人口社区选举权,吸纳他们参与社区自治,是深圳市基层***进步的一大表现。
促进社会福利适度普惠化
《意见》一大亮点是促进社会福利适度普惠化,即积极拓展社会福利,逐步扩大社会福利对全体户籍人口的覆盖面,适度兼顾非户籍人口,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对社会福利的需求。
刘润华表示,广大非户籍人口是深圳建设的“主力军”,促进社会福利适度普惠化,让他们分享到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深圳构建***社会的需要。
在发展社会福利方面,《意见》还提出改变从前由政府“包打天下”的机制,提出在坚持政府作为公共福利服务投入主渠道不变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福利服务,逐步实现福利事业投入主体和管理机制的多元化。
构建“一口集中,分口到户”的救助机制
在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方面,《意见》提出一个全新的做法——“一口集中,分口到户”的救助资源配置机制。
刘润华说,所谓“一口集中”,就是指将各种分散的财政性专项救助资金集中为一个综合救助资金,由财政部门统筹管理,各职能部门将需要的救助对象的资料提供给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负责统计、协调,并提出救助方案。“分口到户”指救助方案形成以后,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救助工作。
这个新机制的形成,将有效解决目前深圳市存在的社会救助体系由多个部门分管,多头救助的问题,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