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教学反思
第一轮同研一节课我们采取了“同课同构同上”的形式,针对老师、学生都害怕上作文课的现象,我们小组决定迎难而上,就来共同研究一节作文课,课题选为第三单元的习作《难忘的第一次》,指导课每位老师自己上,然后大家共同来研究本次习作的讲评课。
l. 山重水复疑无路
开始上指导课时,这篇作文并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作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再容易不过了。所以在指导时,我首先问学生:你们无论做过什么事都有过第一次,仔细想一想,你的什么事的第一次最让你难忘,把经历写下来。并且在学生回答之前首先定了个框框:写的时候先交代一下你最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然后重点写一下这件事的经历;最后再写一下这件事给你的启发。接着,又以“第一次学骑自行车”为例,启发一个学生将大致说了一遍。最后同桌说说,再指名说说,然后便让学生自己开始习作。
等我把收上来的作文看完了,我不禁羞愧难当。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整篇基本上也是造句式的:最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第一次的经历;受到的启发……学生将作文看成是大杂烩,只要和题目沾边的,一骨脑儿地往里装。有的看着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但再仔细一看只有结尾一段才是与主题相关的。
面对学生这样的,我真是哭笑不得。可见,学生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我不禁为自己失败的作文指导感到悲哀。不过,回过头来想想,我又何曾认真指导过学 ……此处隐藏219个字……子、的修改来积累修改方法。每一环节进行的都很顺利,学生不但欣赏了好的开头、结尾、片段,而且还学会了更多的开头、结尾的.方法。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
(2)及时评价,激励兴趣。
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适当的运用激励评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语言激励下,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频繁、有效!虽然课已结束了,但张骁这位平时说话结巴的孩子在课堂上一次次紧抿嘴唇,努力读好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情景依然在我眼前浮动,孩子们自发地给他的掌声依然回响在我耳畔。仔细回味这都源于我对他的一句评价:“张骁,我相信你能努力读得最好!”
(3)习惯培养,贯彻始终。
本学期学习习惯养成是重要课题之一,在前几位老师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学生学习习惯目标,自始至终一直关注着学生各方面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开始上课时,我从课题中的“评”字入手,让学生通过交流引申出“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思考”三种好习惯,从而给学生确定这就是本节课的习惯养成目标。授课过程中,对于敢于积极回答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表扬他们的这些好习惯。课堂小结时,我又将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狠狠地表扬了一番,同时给其他同学提出了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一直坚持这样做,让我的孩子能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终生受益!
这节课虽已结束,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有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遇到多么简单的问题,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永远不要想当然,永远不要偷懒。踏踏实实,做好本职,真心对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