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和谐和爱的基石作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蓝皮书里对过去一年来中国社会民众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情绪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体基调是正向为主,但也存在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
中国社会要健康发展,要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社会心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信任是组成社会心态的关键一环。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此次社会信任评分已达警戒线,首次跌破60分,社会总体信任程度得分平均为59.7分,进入了不信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程度最高,对商业行业信任程度最低。从城市分布看,中西部城市的社会信任高于东部城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发达的东部城市反而产生了信任危机?
信任,是人生活在社会中进行交流、勾通、奋斗的必要条件,也是构成爱和和谐环境的必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人类一切和平合作的基础首先是相互信任,其次才是警察和法庭一类的机构。”可见信任的重要度。在一个社会中,事业和发展都要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回想2003年,中国大地非典猖獗时,人民群众和政府万众一心,全力拚搏赢得了战胜非典的胜利,这里面,有着人民对政府的高度信任,对医护人员的高度信任和钦佩。而政府的公信力是缘于一大批像钟南山这样的学者和医护人员以献出生命的奋不顾身,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建立起来的。所以,当政府决定建立非典隔离区时,那么多的普通民众无怨 ……此处隐藏996个字……来在公交上都是我给人让座。前两天,天下雨,我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谁知司机开车起步急了点,让我一个踉跄差点摔一跤,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拉了我一把,我刚想谢谢,男孩看着我两鬓白发(正巧我没染发),一把拽起妈妈说:“妈妈,让奶奶坐。”年轻的母亲不好意思地望着我说:“哈,我都不如孩子,您坐。”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动,感动这位孩子受到的良好教育,让他相信助人是美德,也感动这位母亲,能够坦诚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在现实对比中获得称赞。
再看看让民众失去信任的商业行为,什么问题鱼翅、地沟油、毒牛奶、超标兽药、过期食品……,这些与民众生活最贴近的生活物质,也最易激发起民众的不满。而这些祸害民生的`行为往往大多数起源于发达的东部城市,这种把钱看得高于一切,让道德和良心尽失的产业链是不是和我们某些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会禁而不止?中央那么多好的举措为什么到了基层会面目全非?我们的公务员是为钱还是为民?是要做好百姓关心的事,还是阿谀奉承,只顾项上乌纱位上利益?这真的是树立社会公信力的分水岭。
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王俊秀在提高社会信任度时建议:“其一,消除公共权力执行者权力的滥用,提高公共权力的诚信度;其二,鼓励民众的公共参与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通过信任民众获得民众信任;其三,打击背信、失信的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健全相关法律,确立政府公信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中立、公正地位,形成信任良性运行机制。”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社会的信任度越大,民生的满意度就越高,人就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建设的热情就会排山倒海,和谐的气象就会日新月异,也用不着煞费苦心地询问和统计“你幸福吗?”因为幸福指数不是统计出来的,而是挂在人们的脸上,感知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