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婚礼风情作文

时间:2023-03-22 11:58:34

山西的婚礼风情作文

山西的婚礼风情作文

子时的指针刚刚抵达,蓄积已久的鞭炮声便奔涌而出,将它的狂喜慷慨地撒向四面八方,响彻夜空。熟睡中的人们被炮声拽出梦乡,正不知所以然,又立即被炮声带来的喜气所感染,恍然大悟:“明天……今天又是个好日子……”

是啊,喜日子一定要挑好日子,国庆前后,春节前后,五一前后的三、六、九日都是好日子,多少山西人正在为它喜悦,为它忙碌,现在,这个好日子,这个喜日子,终于姗姗来临了……

出嫁

大喜日子的第一缕晨光投射到婚喜人家的时候,首先迎接它的便是大门上那一对耀眼的大红喜字。大红喜字自然寓意着喜到宅门,喜气盈门,同时也是向所有人宣告喜的详情,男方要贴一对大红喜字得意洋洋地告诉大家:此喜既是成亲之喜,又是娶亲(添丁进口)之喜;女方家也不甘示弱,虽然贴的是单喜,但色彩同样艳,尺幅同样大,喜气丝毫不逊男方。单喜双喜之分在男女愈加平等的今天已渐渐淡化了,许多女方家也赫然贴上了双喜,让人不禁一振。

心中的双喜,让闺房里待嫁的女儿千娇百媚,灿若桃花。窗外喜鹊登枝唱,镜中新娘理红妆,佳期邀佳人,美不胜收。现代的新娘会聘请一位专业化妆师全天候为自己服务,而以往岁月里,忻州、寿阳等地,娘家要请一位“全福人”为新娘开脸、上头,娘则在一旁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婆家一定要勤快贤惠,别给爹妈丢脸……

该穿嫁衣了,不用问,上面一定有姑娘多少个夜晚背着爹娘偷偷绣的“鸳鸯戏水”、“孔雀牡丹”、“金鱼穿莲”……山西人的嫁衣 ……此处隐藏1818个字……进庙门,绊一跤,桌子底下把娃掏。要下娃,要能写会算的,不要西北山里卖炭的。要下女,要能描会剪的,不要歪鼻子瞪眼的。”而在雁北,闹房往往是文武兼备,一面要让新郎新娘说令子(民歌),一面让他们表演节目:猴子上高楼(新郎要把新娘抱起来)、狮子滚绣球(新郎与新娘用头滚顶苹果)、火车倒挂钩(新郎新娘背对背,手握手)、 蜻蜓乱撞头 (新郎和新娘把双臂伸开,头顶头,在地上转圈)……名目繁多,直至闹到夜阑兴尽为止。新郎新娘关门休息之后,有人还要悄悄潜入新房窗下,静听房内有何话语和响动。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听房”是一种以约定俗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侵犯夫妻隐私的行为。但那个年月,可不兴什么隐私。风俗有风俗的规矩,该闹就闹,该听就听。黄河流域一带,还十分盛行婆婆听房,可见,连长辈也加入了闹洞房的行列。

娘家那边此刻也不消停,一群姑娘正嘻嘻哈哈、喜笑颜开地商量着怎么捉弄新郎。所谓闹洞房,在男方家闹的主力军往往是新郎的同年伙伴,被闹的对象主要是新娘。新婚三日后回门,便该着新郎倒霉了。忻州、原平、定襄一带新娘的同龄伙伴们,成群结队前来参战。她们时而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弄得新郎手足无措;时而叽叽喳喳、数落挑逗,搞得新郎面红耳赤。还有更绝的,这群姑娘悄悄在丈母娘招待女婿的饺子里包上辣椒和圪针,看到新郎吃饺子时呲牙咧嘴的狼狈样,便开心不已……一个大小伙子,被一群姑娘闹得尴尬万分,狼狈不堪,其“惨状”更甚于被闹的新娘。

喜晕了也被闹昏了的一代又一代的新娘新郎,只跟着祖辈留下来的风俗“任人摆布”,不问为什么,更不敢有一丝违拗。

今天闹喜的山西人延续了传统闹洞房的喜庆与热闹,但大多将地点由洞房那样一个私人化的场合转移到了饭店,与现代文明接轨之余,祥瑞更甚,欢喜更浓……

《山西的婚礼风情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